被澳大利亚怠慢多年,东帝汶终于想通了,合作还是中国更靠谱



被澳洲怠慢,东帝汶也要转向中国了吗?据路透社和澳Crikey新闻网报道,当地时间10月8日晚,东帝汶总理在悉尼发表讲话时,驳斥了澳媒炒作的所谓“涉华债务”问题,并赞扬了澳大利亚政府重启对华关系的努力,还称希望大国能够携手解决全球性的问题。在次日举办的一场活动上,东帝汶总理奥尔塔还提到了和澳方在海上油气田项目上的纠纷,表示如果澳方不接受东帝汶提出的条件,那么东帝汶完全可以转向中国,他同时透露东帝汶已经和中企进行了接触。此言明显就是在提醒澳大利亚,要是再怠慢东帝汶,他们完全可以立即转向中国。

东帝汶总理奥尔塔驳斥的债务陷阱问题,近年来一直是西方炒作的重点。所谓的“债务陷阱”问题一般指因利息过高,导致无法偿还。具体来看主要是指债权国刻意向另一国提供大量贷款,在债务国无法履行义务时,就强迫该国在经济或政治方面作出让步。近年来,西方国家多次用“债务陷阱”一词,来抹黑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合作。不仅仅是西方媒体,西方国家政府高层,也频繁借此对中方妄加指责。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2022年访问东帝汶期间,就曾挑唆东帝汶不要冒着债务风险,借助中国的资金援助去发展天然气项目,这其实就是在阻挠东帝汶和中国之间的合作。

西方国家所谓的“中国债务陷阱”,实际上就是一个阴谋论,意图借此抹黑中国,甚至阻挠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,根本经不起推敲。而从实际情况上来看,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某些合作,用债务陷阱来描述更为贴切。根据此前新华社的报道,在巴基斯坦、斯里兰卡还有部分欧洲国家,中国贷款所占外债的比例往往很小,基本都在两成以内。

而且,中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,大多利率低且还款周期较长,是难得的优质贷款。这些发展中国家贷款的大头,基本都是来自于世界银行、国际基金组织这些西方国家所主导的机构。就连东帝汶总理奥尔塔都不禁吐槽,东帝汶的大部分债务,实际上就是来自于世界银行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。澳方鼓吹的所谓“中国债务陷阱”,简直就是无稽之谈。

至于奥尔塔提到的海上油气项目,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东帝汶就试图和澳大利亚合作开发。但因为海上边界争端,及双方在输气先路上存在的分歧,该项目已经停滞了多年。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该项目可能无关痛痒,但对于东帝汶来说,这一油气田项目的产值高达600亿美元以上,几乎是东帝汶国内生产总值的二十倍,对该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,投产后能显著改善东帝汶的经济状况。

所以对于澳大利亚的怠慢,东帝汶当然很不满,与其等待澳大利亚的“施舍”,还不如和中方携手合作,毕竟中方明显更靠谱。奥尔塔在去年香会上就曾指出,面对当前中国的崛起,西方国家的不安情绪正在蔓延,他认为西方将中国视为威胁的看法相当狭隘,犹如“井底之蛙”。实际上中国非但不是威胁,恰恰是在为国际社会做贡献,与各国的合作可以说是互利共赢,中国强大的基础建设能力也能为东帝汶提供援助。

被澳大利亚怠慢多年,东帝汶终于想通了,合作还是中国更靠谱